House with Two Staircases


Pingtung, Taiwan, 2018 –



The project seeks to engage in a dialogue with Kazuo Shinohara’s “Fissure space” of his Second Style, aiming to create an "experiential fissure space". The two staircases both interrupt and connect the entire building, requiring continuous movement and transitions between them to unify the three elements into a cohesive whole.
替經營遠洋漁業的一家人三代同堂設計的住宅。位於典型舊市鎮邊緣的新興重劃區內,距離南臺灣重要的漁港約十分鐘車程,基地為長方形,沿街面寬度是一般五米面寬街屋的四倍,長寬比約4:5,四周正處於持續開發階段,除了對面廢棄的旅館與都市計劃內可能興建的市場外,場所並沒有太具有識別性的參照,建築整體秩序來自內部組織關係。

回應屋主一家人喜歡圍坐餐桌享用新鮮魚貨的習慣,我們以餐桌作為住宅的公共區核心。平面由三個大小不等的方形幾何以兩座性格不同的樓梯間串聯起來,在空間幾何、機能分布到外牆材料嘗試拿捏既是三又是一的矛盾關係,也希望與周遭千篇一律的街屋販厝產生類型上的差異。各樓層的空間性格不同,一層偏向明亮水平開放大平面,二層則為光影變化劇烈的狹長拱廊,樓梯行進轉換間不僅連結各區生活空間同時體驗不同樓層空間感的差異。期望與篠原一男的第二樣式「龜裂空間」對話,創造一種「經驗式的龜裂空間」,兩座樓梯空間阻斷與連結整個建築,必須透過不斷地在其間轉換行走,方能連結三者成為一個整體。




Client: Private
Location: Pingtung, Taiwan
Program: Residence
Design: 2018
Collaboration: Yu-Ting Hwang

業主 :私人
基地位置 : 臺灣屏東縣
主要用途 : 住宅
設計時間 : 2018
合作單位: 黃友婷